2007年春天,中央电视台派摄制组拍摄大型文献片《千年古县·汝南》,最近,我踏遍了汝南的大街小巷,对汝南地名文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。
当我的鞋跟敲击着青石板路面发出清空的回响,当我看到灰砖黛瓦缝隙里小草和瓦笋的摇曳,当我听着居民关于古街巷的细细诉说,我不由慨叹:汝南真是历史的活页,每一个街巷都记录着一段故事,每一块石板都凝固着一段历史……单从汝南街巷的名称,就可对这个千年古城的历史窥见一斑。
汝水汤汤。漫步汝河岸边,我的思绪飞越千年。千年前的汝南城名悬瓠,《水经注》载:“汝水东迳悬瓠城北,城形若瓠然。”意思是说,汝水自西向东,折而南流,绕汝南城蜿蜒东去。如果说汝水像一条长长的瓜蔓,那么汝南城就像瓜蔓上悬垂的一个瓠子,所以,就叫悬瓠城了。历史上有名的宋魏悬瓠之战,就发生在这里。想当年,北魏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攻宋,围攻悬瓠城42天而不下,战争之惨烈,难以言表。此战挫伤了北魏南进的锐气和实力,逐步形成了南北朝相峙的局面。
城内街道命名情况各不相同。有以古建筑命名的,如开元寺街因为街北端有一座唐朝开元年间建造的寺院而得名。
淮府街呢,是因为唐贞元七年(公元792年),李希烈封藩于此,称为淮王,在这条街上建了淮王府。后来,李希烈割据淮西,反叛朝廷,唐代著名书法家、当时的四朝重臣颜真卿前来劝降,就是在这里被李希烈杀害,临终前写下了“天中山”三个大字。唐时汝南称蔡州,从公元765年,先后有李忠臣、李希烈、吴少诚、吴少阳、吴元济据蔡叛唐。公元817年,李塑雪夜袭蔡州,活捉吴元济,才结束了长达52年之久的分裂局面。
校场街北头有一演武厅,为历代演武之地。察院街是因为清代建察院于此。“察院”是都察院的简称,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、弹劾及建议机关,号称“风宪衙门”,长官为左都御史,右都御史辅之。所有御史必须科举出身,职权颇重,对任何官员都可监督弹劾,并可对刑部的审判和大理寺的复核及地方审判进行监督。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,每年轮换出京至各省巡查,称为“巡按御史”,号称“代天子巡狩”,虽官阶不高,但拥有“大事奏裁,小事立断”的权力。
后龙亭街北头建有龙亭,为什么要建龙亭呢?据说龙亭内设有龙牌,是清代官吏朝拜皇帝的地方。其实,这里曾是真正的龙庭。金代末帝完颜守绪为躲避横空崛起的蒙军锋芒,于公元1233年三月迁都到蔡州(今汝南),建行宫幽兰轩,修缮城池,调集兵马,加强防守。怎奈宋蒙联军气势如虎,重兵压境,围城三月,眼看到了1234年春节。城内金兵弹尽粮绝,城外宋蒙联军欢歌会饮,金兵闻之叹息。正月初九,城破,完颜守绪自缢而死,谥号“哀宗”。金兵五百将士投汝水成仁,汝水为之断流!后龙亭其实就是金行宫遗址。金哀宗完颜守绪的墓叫“葬颜冢”,后来演变成这里村庄的名字,取其谐音“张颜庄”。
有的街道以名人故居命名。比如二龙里、才子巷、娘娘巷、御史街等。
二龙里北接龙亭街,南连估衣街,是东汉名儒许靖、许劭两兄弟的故居。时称许氏兄弟为二龙,所以称两人故居为二龙里。东汉末年,官僚士大夫阶层盛行品评人物的风气。这种评论很大程度上左右乡闾舆论,影响士族子弟的名望和仕途。当时,全国最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就是汝南的许靖和许劭。他们每月初一更换品题,人称“月旦评”。曹操青年时即胸怀大志,嫌自己没有名望,受颇有政治远见的桥玄指教,到汝南找二许评议,许劭给了他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的评论,曹操仰天大笑而去。可以想见,二许的品评,暗合了曹操的心事,对曹操是积极的暗示,是美好愿景的激励,曹操果然挟天子以令诸侯,建立了“三足鼎立”之最强盛的魏国。
才子巷所说 “才子”,是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王粲,王粲本是山东人,到荆州投奔刘表,经纶满腹但其貌不扬,不被重用,寄居汝南,求贤若渴的曹操到汝南请他出山,拜为侍中郎。王粲故居在城南门里东侧,旁边还有才子亲手打的一眼井,人称“王粲井”。现在家有学生的人,都要到这里来拜一拜,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王粲一样成为传世之“才子”。
唐巷口,因明朝副将唐逐位居住而得名;御史街顾名思义是御史住过的地方,明朝监察御史吴过的故居在这里。娘娘巷的说法不一而足。有资料说明末崇王妃在此薨,巷北口立碑供奉,故称此名。但当地的群众更支持娘娘指窦桂娘之说,因为这是一个传奇而美丽的故事。窦桂娘,唐建中年间蔡州人,是汴州户曹参军窦良之女,在淮府街东边金牛桥附近的一条小巷居住。窦桂娘自幼聪明过人,才色绝世。蔡州流传着“欲娶窦良女,如喝天河水”的歌谣。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朝廷,自称天下都元帅。公元784年,索性登极,自称大楚皇帝。李希烈慕窦桂娘芳名,强娶窦桂娘,窦桂娘心怀异志,以色相媚,以才相炫,让不可一世的李希烈智力归零,设计杀了李希烈。后来,窦桂娘被李希烈部将吴少诚所杀,葬于城西小河边,人称娘娘坟。
有街道是以经营行业命名的,如估衣街因以前经营估衣多在此而得名;竹竿巷是沿汝河的一条小巷,旧时这里有河运码头,外地运来的竹竿,多卸在此处出售;已成为县城中心地带的鸡鹅口,是以前的鸡鹅市场;而油坊口,变化则比较复杂,唐朝的时候,叫棚羊巷,是淮王府圈羊的地方;明代在这里设城防南局,因而改名南局巷;清代这里是小磨香油的作坊所在地,又改名油坊口了。细粉巷的居民多以卖细粉(方言,粉条)为生;打绳巷里,居民以打绳为业,艰难度日。
还有街道以传说故事命名,如马道口街。这条街在城东门外,传说宋时抗金大将牛皋追杀金兀术,金兀术被打落马下,气得七窍流血而死,牛皋骑在金兀术身上,大笑三声,喜极而亡。金兀术落马的地方叫“兀术落”,后谐音叫做“母猪窝”,金兀术战马受伤倒地而亡的街口叫马道口。
汝南东关石桥是明代建的,叫济民桥,桥东边有个“六尺巷”,不知起于什么时候。但“让一让,六尺巷”的故事家喻户晓。据说一户人家建房,挤占了邻家一墙之地,邻家气不过便和那家论理,一来二去闹得不可开交。建房这家情急之下修书一封找在京城做官的亲戚撑腰。在京官员亲戚即刻回书一封:"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,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"这家人幡然醒悟,甘愿让地三尺。而邻家得知此事也非常惭愧,也立即将院墙后移。就这样你退我让,原先院墙所在的地方就变成了一条宽可行人的巷子。你可能觉得这个故事有抄袭之嫌,的确,这个故事有多种版本,“六尺巷”又叫“仁义巷”,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到踪迹,这说明老百姓都向往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,崇尚宽仁礼义。我相信,这样的故事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曾发生过,而且,这种互敬互让的美德会在当今和谐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。
云路街的名字非常美丽,让我无端想起岳飞的豪迈诗句“八千里路云和月”。其实,它非常世故,是“青云得路”的意思。因为当时的文庙和魁星楼都在此街的北端,秀才拜文庙,必须经过此路。走过此路,似乎就有希望蟾宫折桂,功名富贵也就不远了。现在,县直幼儿园就在这条街上,汝南居民的一代代子孙,将要从这里踏上求学之路,开始漫漫人生的求索。
有意思的是,汝南有旗杆街,也有双旗杆街。清光绪年间,有张姓人家中了武举,在门口立了两个旗杆,该街叫旗杆街;另一条街有一靳姓人家,更是了不起,中了进士,立四根旗杆于门前,与旗杆街相对应,这条街就叫双旗杆街了。
汝南位居天中,人杰地灵,重教化而人才济济,历史上在汉、明两代出现“汝半朝”现象,明万历年间开科12次,汝南就有13人考上进士。历代在各街道跨路树立的牌坊就有114座,汝南还有广为流传的“坊上坊”故事,有双旗杆街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更有意思的是那条“桂花巷”,听名字,我们一定会想到月桂飘香,香醉竹楼的美景。岂不知这是条没有门户的小巷,人多在此便溺,反其意而称“桂花巷”,也是人们无奈的幽默。当然,现在创建文明城市,卫生条件早非昔比,“桂花巷”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桂花巷了。
现在城区框架拉大,又打通了很多新路,名字也很有汝南特色。比如梁祝大道就是县城通往千古爱情绝唱发源地梁祝故里的路,南海大道因汝南名胜小南海和南海禅寺得名,宜春路是因为汝南和孝镇有汉代宜春古城遗址。古塔路,因为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悟颖塔而得名,登瀛路是因园林学校内文物“登瀛石”得名。传说乾隆帝下江南,微服私访,来到汝南风景区小南海,看到芙蓉铺水,鸢飞鱼跃,塔寺巍然,一片吉祥,又有南湖书院书声琅琅,不觉如入仙境,挥笔写下“登瀛”二字,壮瓠城之观。
汝南的历史有多长,街巷的故事就有多长。笨嘴拙舌的我无法把她的美丽尽述,热爱汝南的人啊,请你走进这个承继着古老文明又奋力前行的城市,关注她,品位她,妆扮她……